智能科技種植園
校本STEAM特色課程 – 智能科技種植園課程
從小認識智能種植,用科技改變世界
隨著科技日新月異,學生學習內容亦要與時並進。
學校透過常規課程和不同活動,發展學生多元智能中的自然智能 (Gardner, 1983),優化及改建一樓禮堂後面的「自然角」成為「智能科技種植園」,加入智能科技元素,融入STEAM元素,讓學生學習水耕種植、科技種植、數據種植如何解決糧食問題,並體驗科技農業發展與國家生態、糧食安全的重要性。
(智能科技種植園設計圖 | Viu TV 「STEM總動員」節目拍攝)
一年級至二年級 ╴認識培苗室、溫室,觀察植物生長過程
學生實地參觀智能科技種植園的培苗室及溫室,認識培苗室的基本設備及功能,了解溫室種植如何有效控制植物的生長。
(培苗室 – 認識植物發芽至長成幼苗的狀況)(培苗室 – 認識植物發芽至長成幼苗的狀況)
( 觀察、記錄植物-玉米的生長過程,並作比較、結論)
三年級 – 認識水耕種植技術、進行種植觀察
( 同學分組定期到種植園進行觀察、量度及記錄)
->認識種子和花與繁殖的關係
->了解不同物種的生長所需及特性
->比較水土耕種植的利弊
( 配合三年級常識科課題,將科技融入自然科學)
五年級 – 進行風媒花植物與蟲媒花植物的種植觀察及比較 (青瓜、玉米)
(配合五年級常識科課題,讓學生透過真實觀察及記錄,
比較不同花粉傳播方式的植物特性)